這卷先知書雖短,卻十分精彩,堪作短篇小說的範本。約拿被吞在魚肚裡三天,這情節任那一個小朋友都喜歡,但卻不是所有認真看待真實性的現代人都會輕易放過的內容。所以,是否真的如此發生的問題,或整卷約拿書的寫作方式,意即它該屬那一種體栽文類,是聖經研究逃避不了的問題。不過,無論如何,其信息卻是十分清晰的—當亞述的尼尼微王向上帝認罪的時候,上帝便赦免全城的人。反倒是主人翁約拿忿忿不平,認為上帝既差了他去宣告上帝審叛尼尼微人,之後卻輕易的放過他們。
整個情節發展極富戲劇性,轉折十分明快。約拿從逃避、到陷於魚肚、心不甘情不願的順服,到向尼尼微人宣告;然而後者認罪,上帝赦免,約拿鬧別扭。最後是上帝自我表白:「這尼尼微大城,其中不能分辨左右手的就有十二萬多人,還有許多牲畜,我豈能不愛惜呢?」(四11),充份顯出上帝的慈愛與恩典。
話說回頭,約拿是誰?他有可能是拿撒勒東北部迦特希弗(Gath-hepher)的人,生活於耶羅波安二世之時,在北國國勢擴展時作出宣講。我們不知道的是,到底那是亞述忙於安頓北部和西部的威脅期間,還是向南壓逼威脅以色列期間。作為以色列民,上帝若憐憫那侵犯我族的敵人,是萬萬難以接受的;但上帝就是這樣的超越人的界限和民族中心。這樣的信息一樣適用於我們今天。
以上簡介黃厚基傳道執筆
|